初次见王小帅导演,他是以某批判性颁奖礼的获奖嘉宾身份出现在笔者的视野,当时他凭借电影《闯入者》获得该颁奖礼年度导演奖。王小帅能够亲自出席这样的场合,实属不易。
犹记得《闯入者》刚上映那会儿,他也像《百鸟朝凤》的“抬轿者”方励一样,在网上向各大院线呼吁应该为文艺片增加排片,或许就像他在采访中所说,自己性格太直没那么敦厚语重心长,尽管是行业第一个站出来为文艺片排片鸣不平的人,但是院线对文艺片依旧相对冷淡处理。
当方励下跪事件出现,当上海电影节上李安一番言论,给了文艺片给了他新的信心,他相信,迟早有一天市场和观众会意识到文化和艺术的宝贵。当笔者来到上海某安静的酒吧时,王小帅正接受着上家媒体的采访,只听他正激昂的发表着对当下电影市场的言论,依旧跟他的性格那样:直接犀利又不失精准。
拒绝“文艺”标签,作者型更适合我
采访当天,王小帅依旧一身休闲的服饰装扮,一副眼镜让原本犀利直接的他多了一分儒雅书生气质。摄影师专门来拍照,他也不像其他导演那样正襟危坐,而是选择坐在吧台前最舒适的方式简单摆了个Pose,或许这就是才子与生俱来的一种自信吧。不知不觉,这已经是上海电影节第六天了,跑多了各家热热闹闹的有明星、有大咖、有大佬的论坛,突然来到上海一角安静闲适的小酒吧,身心也得到了调适变得安静下来。这样的环境就像王小帅的电影带给人的感觉一样——远离喧嚣的环境,浮躁的心得以安静下来。
他说,尽管来到上海电影节很多天,但是他并没有参与到这盛大的Party中来,目前的他正为冬春(上海)影业有限公司的成立和公司的创投项目在忙碌着。在上海创立新公司是一件盛大的事情,他没有像笔者参加的其他XX之夜一样办的太过奢华,请了圈内几位好友在采访的楼下酒吧举办了一个小型的酒会。就这样,冬春(上海)影业有限公司就在上海电影节期间的6月15日正式成立了。
以前或许我们对王小帅的认知还是在导演这个阶段,除了拍电影他还在做什么我们不太清楚。但是在冬春(上海)影业有限公司成立后,大家才发现,原来王小帅在北京就很早创立了一家文化公司——北京冬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看到这里,会发现王小帅对“冬春”二字有着特殊的情结,看过他的电影的人都知道,这肯定源自他首次执导的电影《冬春的日子》,这部自编自导的电影被英国BBC选为电影诞生一百周年之百部最佳影片之一,也给了他继续做导演的信心和力量。我想,无论以后他拍出多少再好的片子,这部影片在他心中的分量依旧是最重的。
如今北京、上海都已经落地生根了,但是在具体业务板块上还没有分别,都是以内容创作为主,目前公司除了他也会召集一批优秀的编剧、导演、制片人等一起参与电影制作,这不单单以他个人的类型为主,如果有好的故事,即使是部商业片他的公司也会接受。
因为之前拍的《十七岁的单车》《青红》《左右》《日照重庆》等偏现实主义风格的片子,他被大家定义为“文艺片”导演,当笔者拿文艺片来形容这些片子时,他说,拿文艺片来形容他不准确,在他眼里文艺片是个很宽泛的题材,他不想做什么类型的导演,只想做一个真正的导演。就像作家写作、画家画画、音乐家谱曲,自由独立,用自己所学把思考、感受表达,用载体呈现出来就好。如果非要给他定一个类型,那么他一定是作者型导演。
迟早有一天人们会意识到文化和艺术
文艺片创作需要花费更多的心思和精力,然而在票房上一直不太乐观,对于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情况,仍有一大批电影良心工匠在继续着他们的创作理念,王小帅也是这其中的一个。笔者问道,“是什么原因让您能这么一直坚持下去?”
发现他很爱拿身边和生活的例子给询问者解惑,他说,就像爱情一样,单从外表来看,美女配野兽或者帅哥配恐龙,怎么看都不般配啊,但是你要是亲自去体验一下人家的生活,你会发现人家自己过得舒服啊,人家的爱意在那里。
对待电影就像对待生活一样宽容,每个人的爱好审美都应该得到尊重,这就很好。如果中国观众有比较好的途径、渠道和环境去体味这样的电影,他们会发现别样的滋味,不能单纯看长相。所以文化、艺术和现在的纯商品是有差别的,但是现在的电影挣钱太容易了,很多人把它当做纯商品,动不动就几十个亿,其实电影更多层面还是一个文化艺术品。
说道这里,他还指着身后酒吧柜台上陈列的一排排酒说,“我估计这些里面没有一瓶你是认识的,或许你们去过夜总会,喝过那里的滋华士,虽然大家都在喝,但其实那都喝的最垃圾的东西。相反这里有最好的酒,它们是在夜总会里喝不到的。”
“所以您选择在这里接受采访吗?”
“不是我选择在这里采访,而是我的品位就在这里。用生活来举例,看待文化和艺术是一样的。”笔者再次在王小帅的口中听到了另类的比喻回答。
在亚洲新人奖评委见面会上,尔冬升曾说评选不会看票房,要扶持一些小众的艺术电影,方励曾为《百鸟朝凤》在直播面前对着院线经理和观众一跪,看到这么多同行业者为小众艺术片尽着一份力量,我想,王小帅在艺术的这条道路上不再那么孤单。“以前张口就是票房纯粹做市场的声音,现在也慢慢注重观众的口碑,市场也慢慢认识到了。”
尽管,目前中国的电影市场,资本被炒的红红火火,艺术片在院线的排片占比依旧很低,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观众迟早有一天会意识到文化和艺术的重要性。尤其在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声音站在艺术和文化这边,人们的意识在苏醒。有些片子尽管它是小众的,但是也需要品味,需要懂得人欣赏。
扶持新人之前我自己先要好好学习
每个片子的命运和节奏都不一样,了解电影规律的人就知道,拍电影是不确定的,经常听到有人说一部作品打磨十年,或许他实际上只做了几个月,剩下的时间都在脑子里酝酿构思。但也有的导演真的就是一拍就是很多年,像王家卫拍摄《一代宗师》,那真的就是拍了六年的时间。
因为有着对电影深刻的了解,所以他在经历十年打造了《青红》《我11》《闯入者》“三线三部曲”之后,又准备打造另一个十年“家园三部曲”——《地久天长》《家园》《爷爷的鬼》。即使花费六年、七年、十年的功夫去打造一部真正的好的电影都值得他去付出,就像李安所说,时间那么长,那么急干什么?
在冬春(上海)影业有限公司宣布成立的当晚,他也公布了“家园三部曲”之一《地久天长》的概念海报,擅长挖掘时代背景写实主义的他,这部电影就像《闯入者》这部电影一样,以一个时代和家庭为背景,讲述改革开放的时代变化、家庭人物命运的变化及爱恨情仇,这是一个有着时间跨度的故事。
出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60年代的人对于时代的变迁或许都有着很大的感慨,父母、妻子儿女都生活在这一片土地上,有很多的事情发生,也有很多丰富的东西,也有很多故事和情感。他希望借助自己的镜头把这些贴近中国人的情感、生活、意识和现实记录下来。
他认为,打造一部好的电影,首先在剧本上就不能马虎,所以目前《地久天长》的创作还在进行中,他和一起创作的编剧将会继续打磨,直到满意为止。除了剧本,在演员选择上同样也不能含糊,但是要等剧本出来之后才能确定哪些演员适合演这部电影。
对于拍他的戏,他对演员的选择有三点:一,演员要非常热爱他(她)的工作,要能静下心来像品尝美食佳肴一样;二,有认知,他(她)知道这是个好东西;三,他(她)要合适,不是每个人都合适演这部电影,特质和气质要合适。有了这三点,他相信戏一定会拍好。
但是演员们都是比较忙的,还要看他们的档期,所以一个好电影的形成并没有那么容易。
除了拍摄自己的电影之外,王小帅还将以监制的身份参与青年导演袁菲的电影《生朋硬友》。这是一部遵循商业类型创作规律的动作喜剧,在语言和动作上会实现双重喜剧效果并将幽默神经放到最大。正是看中了其清晰的类型和颇具创意的故事,一直以做艺术电影的王小帅都担任了电影监制。他不仅会在现阶段的剧本上给这位青年导演尽可能多的支持,在未来的选角、制作等方面也将尽最大可能给予指导和助力。
“以前我是自己生,现在帮他们推进产房,出来后还得叫他们妈妈。”临近尾声,王小帅依旧用他擅长的比喻形象回答了对新人扶持的态度。
中国电影需要扶持新人,中国电影需要新鲜血液,这是很多包括导演在内的行业人士所共同认可的观点,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其实不多。王小帅认为,自己在这方面做得其实还远远不够,电影是个很难伺候的艺术门类,他也一直将自己比作电影新人,需要继续学习,如果要扶持新人,首先就得把自己锻炼好、磨好,才能有资格做更多的事来帮助他们。
来源:烹小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