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电影节开幕王小帅演讲&《闯入者》放映
BY 浙江大学
2015年4月28日,王小帅执导的电影《闯入者》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小剧场首映,正式拉开第三届浙江大学青年电影节的序幕!
开幕式伊始,求是潮工作团队主持人向现场观众介绍本次电影节的活动构成:青年电影放映单元、海报扮演大赛、配音大赛、电影公开课浙大专场等。
王小帅导演为本次开幕式致辞。一上台,他就幽默了一下:“没想到这个舞台这么大!要从一头走到另一头才到这儿。”当得知此次电影节有“新浪潮”电影单元放映时,他的内心非常激动,“高校在电影节中放映新浪潮的电影十分难得”。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电影首映,王小帅现身台上,与台下的观众进行热烈的交流。
以下是王小帅与现场观众的问答实录。
问题:《闯入者》这一部作品最初创作的灵感来自哪里?
它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我看着自己的父母慢慢地衰老,自己也有了孩子,生活从青年状态开始变化。随着社会上发生各种变化,中国也在变化,像英国、日本都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现在中国也进入了,这给了我一个刺激。
一个人在社会变迁之后,如何处理自己与社会的联系,这是这部电影的一个头儿,从这个点延伸以后开始,展现剧中老太太老邓的日常生活。再通过整个团队不断进行磨合加工,有了如今的《闯入者》。
电影的背后,始终与中国历史的根源联系在一起。
问题:这一部电影展现的是文革的故事,我认为您在这部电影中呈现的文革如同一根如鲠在喉的鱼刺,但是为什么用惊悚片的外包装来包装电影,是出于商业的考量还是其他的因素?
任何一个故事也好,题材也好,有各种各样讲述的方式。往往在叙述电影的过程中,有一种是最好的、最接近的。而这一次的故事符合这样的方式,悬疑作为一个因素属于这一部电影。
一个老太太生活被闯入的时候,心里的焦躁不安开始浮现,当故事慢慢推进,鬼魂出现的时候,心中多年的愧疚和阴影展现出来。
我的初衷不是商业的考量,而是我认为这样的方式是讲述这个故事不二的选择。展现文革不是选择我们要将其遗忘,而是我觉得我们不能轻易地把我们走过的好的坏的、苦难、快乐都轻易地忘记。
我选择把这些记忆留下来,正确地留下来。
问题:看前半段的时候,有很多镜头比较抖,我想知道是为了表达什么而作这样的处理?
很难回答。现在很多科幻的大片,画面抖来抖去,闪来闪去,MV也是。为什么我的电影就不能加入呢?
问题:电影当中有一个细节,人物老邓为什么会有去看合唱团的场景存在?
这一个问题很深刻。我参与过有一个栏目,叫做过度解读。他们负责对电影的很多细节的解读,事实上,当我进行创作的时候并没有想到如此多可解读的地方。这个选择,这个细节,当初就是这么做了。至于为什么?有时候电影浮现出来的东西导演之前并没有做过多处理。
这一个细节,我在看完后也会自己加入一些解读,老邓生活变化的那一个转折,点醒了她内心埋藏了很久的东西,点醒了她个人自觉的意识。合唱团里面的老太太们,处在一个集体意识里,并没有觉醒。
而邓老太太有了自我觉醒,她之后并没有参与到合唱团这个无意识的团体中,在这个瞬间,她与这个集体有了很暧昧的联系。
问题:您的电影作品,可以跨越人生的整个阶段,包括十七岁的单车等,这一部电影中提到了山楂树,您是喜欢张艺谋导演吗?对您来讲,您更喜欢张艺谋导演作品还是姜文导演作品?
这还是我钦点的你,你问了些有趣的问题。你历数了我的几个电影,还有几个细节。但就两个导演来说,不能说更喜欢谁,我不说了。
问题:这部电影的拍摄风格让我想起如白日焰火等类型影片,我觉得这一部电影不是悬疑片。大多数的我们都是大学生,没有感受到文革的历史,没有感受到老龄化的现状,您会不会有些担心我们这一些大学生群众不太爱看您这样类型的电影呢?
其实我们并未设定这是一部悬疑片。严肃的说,这是剧情片。我们只是把各种讲故事的方法用上去。对于大学生来说,我能够理解你们不会很喜欢历史,自然对于文革和老龄化没有太多的思考。但是当你们慢慢成长后,你们会意识到,有历史知识,尤其是有穿透历史的眼光,对于一个人是至关重要的。不可否认,年轻人喜欢一些远离历史的东西。
一部电影,绘画或者音乐,都是有历史感的作品。而在以后,回顾历史走过来的点点滴滴,这时候的电影、音乐、绘画就都有文本价值。这样的作品是与将来的社会对话,且其价值不止于此。要认识到的一点是:我们是历史每一个环节的参与者,但并不是所有时候我们都是历史推动者,不见得是受害者,而更可能是加害者。电影是多样的,我立足现在的角度,来进行反思,进行这样角度的拍摄。
要认识到的一点是:我们是历史每一个环节的参与者,但并不是所有时候我们都是历史推动者,不见得是受害者,而更可能是加害者。电影是多样的,我立足现在的角度,来进行反思,进行这样角度的拍摄。
问题:电影情节的推动过程中,我想知道这部电影对文革批判指向人还是指向社会?
中国的历史累计在一个时间轴上,我不愿意单独拎一段时间出来谈文革。人与社会走过来的过程,都与过去相关联。很多时候我们总把自己择出来,去批判社会。这是一方面。
还有一个方面,老邓这一个故事,像是一把小钥匙,却开了一扇很大的门。她在历史中可能迫于自保,迫于没有办法,迫于自私的底线,在文革中做了一些她现在感到愧疚的行为,而影片描述的时刻,就把个人与社会联系在一起。
拜金主义的发展,为经济利益不顾一切地发展,看似是社会的大趋势,但是每一个个体在里面,在历史过程中都承担着自己的角色,有的是一个随波逐流者,有的是推动者,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推手,提出反对的人或随波逐流的人,都是历史的一部分。每一个人脱离不开发生的一切。现在电影市场里面,有的人大把捞钱,急功近利,但不见得这样的电影在艺术上或水准上带给观众什么,除了钞票,没有情感,没有灵魂。
也许我拍的电影,并没有很高的票房,但是我坚持我能够保持一点点的清醒,保持一点点的理性,于我是心安的。我相信我在,这个人儿在,就是一个事儿,要相信一个个体的力量。
问题:这部电影是过去对现在的回望,闯入者是那个孩子,但是结尾孩子死的时候,我觉得有点牵强,请问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处理?
我希望有一个比较“狠”的结尾,我不喜欢有一个温暖的好莱坞式的happy ending。我认为这样的结尾是当下所需要的。其实某一种提醒很重要,现在大家有一些非理性的萌芽,我觉得需要一个重的警醒。我的作品保有了我的愤怒。
我希望在作品中始终保持一种质疑、批判、审视的角度,而不是附和的角度,这样才是让一个社会发展更加均衡的办法。当历史进程中不这么做的时候,会陷入更多的“债务问题”,我希望在我的作品中强烈地给上一笔,也许能够在某些领域能有些回响。
2015.4.28 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