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第六代”导演登台后,带来了一种迥异于前人的创作方式。王小帅
的电影在一个宏大的主题特征下,以自己的个人经验书写着对电影中人物身份
的寻求以及认同,从中透露出一类人的窘迫和散漫状态下生命的艰辛。
【关键词】 王小帅 主题特征 父母身份 “外来人”身份 寻求与认同
王小帅,从电影制作外在的操作角度上看,王小帅一度是“第六代”电影人中在独立与体制间游移最多的人[1]。初期的“独立电影”创作为王小帅带来的是艺术造诣上的展示和自我才能的发泄,此时的作品更多的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题材都是取材自其周遭朋友的真实故事,从自身生活环境和接触人群去寻求作品素材,没有急切的去炫耀其所学而追求令观影者晦涩难懂的主题,而是更多的选择以平实单纯的记录方式使自己的影像镜头聚焦于自身生活及体验,带有浓烈的“作者电影”痕迹。正如巴赞在《作者论》中指出,“作者论”是“选择个人化的元素作为相关的尺度,然后将其持续永恒地贯彻到一个又一个的作品中”[2]。而王小帅作为自己电影的作者,倾入的自身经验及个人体验在其作品中更是表露无疑。
现在的大片基本上都要“大腕”,用腕儿的好处就是票房有保证,这叫“人保戏”;如果不用腕儿,故事确实好看的话就能抓住观众,也照样会有人去买票看你的电影,这叫“戏保人”,这种“规则”已经被制片商们所认可。但是作为一个走自己风格路线的导演来说,王小帅的电影我们很少看到所谓的“腕儿”。纵观其至今的作品,他的艺术成就是无法被当下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所掩埋,他的作品在为观影者所接受的同时,感受更多的是一种单纯的光影记录,一种个人经验的书写和社会现实的反映,而在影片最后王小帅通过自己的叙事策略将结局以自己所认同的方式给予呈现。
一、以关注群体的特征作宏观叙事
(一)青葱岁月的灰色空间
关于青春成长过程的这一主题在电影作品中的表达一直备受关注,这是所有人必经的一个阶段,能引起观影者的共鸣。在这种电影中,导演往往倾向于传达青春的美好和现实的残酷并存,脆弱的青春支付不起追逐梦想的代价。正如岩井俊二在《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为我们呈现的恍如隔世而飘忽无定的青春;北野武在《坏孩子的天空》中以略带半自传性质为我们展示的纯净青春;丹尼• 博伊尔的《猜火车》中所描述美国社会垮掉的一代人的颓废青春以及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带有血腥色彩的青春等等,这些作品中对于青春的成长过程都蒙上了一层厚重的灰色。在王小帅的作品《十七岁的单车》《青红》等中这一主题被集中传达,以《青红》为例,在这部影片中,青红的青春印记付出的代价惨痛而沉重,青红在其中要经受的不仅仅是家庭的压抑、感情的隐忍,故事发展到最后,她所要承受的还有失身的打击、疯癫的下场。这是青红在历经青春时而承受的残酷。而她的父亲又何尝不是呢!这同时也是王小帅为青春所发出的一声叹息。
(二)中年困境的光影传递
走过残酷青春这一主题的表达,王小帅成长了,在创作上也益加成熟。在他四十岁不惑之年时,感受更多的就是中年人主观的无奈和客观的困境。王小帅的电影《左右》就是以一种极致的主题淋漓尽致的展现了中年人的左右为难。枚竹为了女儿得到生存的希望,不得不“背叛”现任丈夫,通过和前夫发生性关系得到自然受孕,虽然左右为难,但最终还是选择让女儿活下去,肖路同样也面临着如同枚竹一样的左右为难,步入中年的他们已别无所求,希望的只是女儿活下去。与此同时,左右为难的还有肖路的现任妻子董帆和枚竹的现任丈夫老谢,二者虽然都很矛盾,但表现方式却截然不同,毕竟董帆年纪较小,没有老谢的深沉内敛,她更愿意将自己的情感发泄出来,两者虽然表达方式不一样,但同样都加重了枚竹和肖路的左右为难。王小帅在书写这个故事中的各个人物时,并没有过多的主观干预来为剧中人强加上自己的价值判断,而是更加倾向于以平实客观的方式,用胶片凝结住身处于矛盾漩涡的剧中人的情感表达和言行发泄,力图将这些极端的行为朴实简约的进行生活化的再现和临摹。平实的叙事更增强了影片题材的真实性,伦理的巨大冲突也得到些许缓冲。不惑之年的主人公被现实生活逼到了绝境,但却有力的彰显了这些疯狂行为背后的深层次人性内涵,也逐渐为观众理解而引起共鸣。王小帅对中年人在面临困境时而产生的无奈进行的光影传递,对于人性内涵的深层次剖析清晰而透明的展现在自己的光影之路。
(三)社会底层的边缘状态
在电影制作过程中,选取题材时不应该仅仅看到那些位于社会上层的成功人士璀璨奢华的光环,而更应关注处于社会底层边缘人的挣扎困境,他们被冠以“草根”“边缘人”的代称,这些人单纯的为了能够生存下去,为了自己简单而卑微的梦想苦苦奋争在不被人看好、甚至唾弃的边缘状态。这类人的生存是艰难的,抗争是无语的,结局也是悲惨的。他们是不被人注意的,更无需谈论重视与否。“第六代”导演在其创作过程中选材的主要形象大都是没有远大理想的个体生存者,一些整日为了自己的衣食住行而劳累奔波的个人,他们是社会边缘的底层群众,正如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小武》《站台》《任逍遥》都将镜头聚焦于这一群体,王小帅也不例外。他的光影作品关注最多的都是现代化城市的边缘人群,王小帅对边缘人的关注,表现在对他们的工作、生活、爱情的关注,显示出王小帅对现实的关注和批判,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其作品的风格特征。《极度寒冷》中极端行为艺术家,《扁担• 姑娘》中一心寻梦的偷渡者,以及《十七岁的单车》中进城打工的少年阿贵等等,这些都是生活在现代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他们都怀揣着自己的梦想,无论或大或小或高或低,王小帅都通过胶片将这些心情给以关怀,予以记录。王小帅以自己对生活的敏锐观察,通过光影对社会底层的边缘状态予以表现。
二、以身份的寻求与认同作微观叙事
(一)父母身份的认同
在王小帅的电影中,寻求自身的生存身份成为电影中人物一切动作的根源。这大概和王小帅自身的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王小帅在刚出生两个多月时,就不得不跟随他的父母从上海去往贵阳,13 年的山区生活,或许受到的教育犹如“青红”,认为自己终究会离开。对于文革的记忆,从父辈那里感受应该更多一些。电影《青红》是王小帅迄今为止最为成熟的作品[3]。《青红》中的父亲形象,又何尝不是自己的父辈作为上海知青下乡的形象呢!一心怀抱着从前,一心想着离开,一心觉得自己只是个过客。王小帅在没有给这类人以肯定态度的同时,也并未持以否定态度,父辈只是在寻找自己“上海人”的身份,贵阳对于自己来说只是“暂住地”,这类人有着自己的执拗、有着自己的悲哀,王小帅给予表现青红父亲固执的同时,也给予他们这一代人以关照,最终青红的父亲带着青红离开了,这无疑是对青红父亲“上海人”身份的一种认同。而在《日照重庆》中,王学圻扮演了一个期待救赎的父亲形象,当他得知自己与前妻生的儿子因为在超市挟持人质而被击毙,就一个人从日照来到了重庆,寻找儿子成长的轨迹,寻找儿子被击毙的真相,寻找自己在重庆作为一位父亲的身份。王学圻所扮演的父亲形象有着一张沉默而内敛的父亲面孔,暗涌着太多太多只有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父亲才能看明白的复杂情绪。通过父亲的不断寻找,他明白,自己的儿子这么多年来,也一直在寻找自己作为父亲的儿子这样一个身份。影片最后,王小帅又给这个已经失去一个儿子的父亲一次机会,让他有改过自新的机会,回到了他在日照的家,重新给他一次作为父亲的机会,给予父亲形象的认同。
《左右》中的枚竹和肖路,拥有的身份在流离之间产生矛盾,在寻求中得到选择、得到解脱。弃置现有的“主要身份”,故事叙述及影片表现力瞬间得以达到高潮,身处中年困境的枚竹和肖路对其自身身份在流离之中做出最后的选择。王小帅凭借其描写中年人生活的困境《左右》而获得第五十八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特别关注”大奖以及最佳编剧银熊奖。这部作品被评委会一致认为,《左右》是描写中年人生活困境的真实体现,故事具有强有力的可塑性,但稍有不慎便会偏向煽情落泪的题材,王小帅却用平实又不失温情的手法去处理,在男性题材为主导的影片中体现出了他的导演功力,镜头与文笔双双结合完美,因此被授予最佳编剧银熊奖
(二)“外来人”身份的认同
在王小帅离开贵阳之后,他随同父母到了武汉,1979 年的武汉是个大都市,人流量极大,大多数的外来者都受到现实的极大诱惑。这样的生活经历给了王小帅第一部在国内公映的电影《扁担• 姑娘》,它被认为是王小帅第一部体制内的作品。镜头中呈现的是一个由农村来到武汉的少年,其中也或多或少的掺杂着王小帅本人的自身写照。1981 年,王小帅进入了北京学习,从最初的没有方向到他放弃了画笔选择了摄影机,最终找到自己作为导演的一个身份。一路走来,王小帅有迷茫、有流离、有选择、有寻求,这样的成长道路使得他的电影中“身份的寻求”这一隐藏的主题特征贯穿其中。他尽力使人民看到生活的另一面,一个他能感同身受的面,带着真实但不确定、坚定却漂泊的感情上路。
以《十七岁的单车》为例,小贵进入洗浴中心拿快递,这个情节很好的说明了这个问题。小贵听从经理的吩咐进入洗浴中心,找一位姓张的先生领取快递。但是,小贵的话还没说出口,便被迷迷糊糊的拉进洗浴中心洗了个澡。小贵单纯的并没有想其他的,他唯一的目的就是找到张先生,拿走快递,完成经理的任务。最终,却被扣上了个“洗澡不给钱”的罪名,而小贵却丧失了为自己辩白的权利,这些都被“城里人”所剥夺。在这里,王小帅用了一种反讽式的黑色幽默反映了小贵所代表的农民工与城市的格格不入,从而体现了小贵“农民工”身份在“城里人”之间的流离。
当小贵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城里的大街小巷的时候,一种幸福并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微笑洋溢在小贵的脸上。而在丢失了自行车之后,无助和迷茫便呈现的更多。因为自行车所带便的不单单是小贵求生的工具,更是他由“村里人”转向“城里人”的一座桥梁。当这座桥梁一旦坍塌了,小贵便不知道他在这样一个偌大的城市里究竟要以怎样的身份生存下去。
周迅所扮演的红琴,在小贵心目中,是位衣着很讲究的“城里人”,红琴是高不可攀的,绝对不是他这样的人可以妄想追求的。可是当小贵从别人的口中得知,红琴仅仅只是个偷穿主人衣服的保姆这一身份时,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说了句“要是知道她是农村的,我早就……”从这一点看出,身份的概念始终是小贵生活在城市的隔阂。
如果说《冬春的日子》作为表现“人”身份的生存焦灼的作品只停留在表面化、较为情绪化的描写,那么,《十七岁的单车》则侧重由个人的青春质询转向对“人与环境”的关系和社会情态这一“在社会的人”的身份做出了较为深层次的挖掘,也给予这些人以认同。
注释
[1] 索亚斌.“临界点”的游移于坚守[J]. 当代电影.2009 年, 第5 期.
[2] 谢飞、蔡卫. 世界电影理论思潮[M] .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年. 第217 页.
[3] 罗艳. 从青涩走向成熟的代价[J]. 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 年. 第4 期.
[4] 张聪.叫好与叫座[J].电影文学.2008年.第21 期.
作者简介
张文慧;女;(1988.3—);河南新乡人;现为西南大学文学院2010 级电影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电影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