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xsstudio.com

【影评】《日照重庆》 荒诞的叛逆青春

王小帅导演曾经说过:“如果《日照重庆》再不赚钱,他从此将不再拍电影。” 这部转型之作也预示着王小帅的影片将不会再在商业和文艺之间漂浮不定。
或许“国际范” 在片中的台词与气氛略显突兀,但这丝毫不影响 影片所体现出血缘之情的动人之处。

精彩看点:


1.明星大腕演绎小人物故事

《日照重庆》根据 一个真实事件改编而成, 讲述一个自我放逐的疯狂儿子和一个渴望自我救 赎的无奈父亲的故事,片中集合了王学圻、范冰 冰、李玲玉、张嘉译、丁嘉丽等影坛中坚力量。 这部被王小帅自己定义为“严肃大片” 的电影, 将焦点落在亲情上,展示了王学圻和子义这对父子之间的纠结关系。

2.王小帅首度转型商业片

《日照重庆》不仅是王小帅的商业转型之 作,同时也是与其另外两部作品《十七岁的单 车》和《青红》构成“城市三部曲”的终结章, 王小帅对该片寄予厚望,不仅有艺术上的企图, 更 是 有 着 商 业 上的 野 心 。 《日 照 重 庆 》 是 王小 帅 迄今投资最大的作品,《日照重庆》正如其名, 是个与重庆息息相关的电影。

3.戛纳影展广受好评

作为今年唯一一部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华语电 影,《日照重庆》在戛纳电影节最大的影厅一 卢米埃尔厅内进行首映,影厅上座率达到了九成 以上,影片放映结束后,现场响起了大范围的掌 声,大部分人认为该片“相当不错” 。

作者:黄寅申

Share this article
Shareable URL
Prev Post

【影评】《日照重庆》:沉重的救赎之路

Next Post

【影评】从“命运缩影”走向“社会大相”——从《左右》、《日照重庆》浅谈王小帅作品的新变化On the New Variation of Wang Xiaoshuai’s Movie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ad next

【影评】从《十七岁的单车》看新生代导演

“新生代”导演王小帅的影片《十七岁的单车》在2001年的第5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评委会大奖(银熊奖),这是继张元凭《过年回家》获得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和姜文的《鬼子来了》荣膺嘎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后,中国“新生代”导演…

【影评】《青红》: 两代人与命运的角力

王小帅是第六代导演中始终坚持按自己艺术追求拍摄影片的人, 这种坚持慰藉了他精 神世界的同时, 也把自己带入一个两难的尴尬境地。他曾谈到: “现时间里还在体 制外晃荡的我们这代导演, 不 被体制接 受的也就 是我和贾樟…

【影视】王小帅电影中的底层空间与平民历史

20世纪50年代,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提出了电影纪实理论,并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一场电影革命。但由于意识形态的铁幕封锁,这一理论没有对当时的中国电影产生任何影响。直到70年代末,第四代导演才开始尝试将巴赞纪实电影理论运用到电影创…